課程資訊
課程名稱
雲物理學
Cloud Physics 
開課學期
111-1 
授課對象
理學院  大氣科學系  
授課教師
陳正平 
課號
AtmSci2016 
課程識別碼
209 32400 
班次
 
學分
2.0 
全/半年
半年 
必/選修
必修 
上課時間
星期三3,4(10:20~12:10) 
上課地點
大氣B105 
備註
須先修過大氣熱力或同等課程
總人數上限:65人 
 
課程簡介影片
 
核心能力關聯
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
課程大綱
為確保您我的權利,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課程概述

本課程介紹大氣中形成雲與降水的物理機制與相關過程,為大氣科學系之2學分必修課,於每學年的上學期開授。具有基本物理學及熱力學基礎的外系學生亦歡迎選修。教學方式以口述為為主,輔以投影片介紹。特定課題會展示相關物理實驗。 

課程目標
課程主要內容如下:

1. 雲的尺度與結構:宏觀結構、微觀結構
2. 基本熱力學:熱力學定律與衍生公式、雲的生成條件、大氣穩定度
3. 雲滴的形成與成長:雲凝結核、雲滴之核化、雲滴之活化、擴散凝結成長
4. 冰晶的形成與成長:冰晶之核化、擴散成長、冰晶成長習性、白吉龍-芬地生說
5. 雨滴的形成與成長 :碰撞成長(合併、散裂、反彈)、自發性散裂
6. 雪、霰與冰雹的形成與成長:搜附成長(淞化、洩滴、凍離)、凍結、聚合、裂冰
7. 降水過程與降水效率:層狀降水、對流降水、降水效率
8. 雲與降水的遙測:雷達原理、雷達公式與Z-R關係式、衛星觀測技術、降水量之估計
9. 雲之數值模擬:微物理、動力、化學*、輻射*
10. 強烈對流與雷電過程:雷雨細胞、龍捲風、微下爆流、閃電
11. 其他相關課題:人工改造天氣、酸雨*、極地平流層雲與臭氧洞*、氣候變遷* 
課程要求
有普通物理學及熱力學基礎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2 小時 
Office Hours
另約時間 
指定閱讀
 
參考書目
Rogers and Yau (1994)《A Short Course in Cloud Physics》
王寶貫(1997) 《雲物理學》
Lamb and Verlinde (2011) 《Physics and Chemistry of Clouds》 
評量方式
(僅供參考)
   
針對學生困難提供學生調整方式
 
上課形式
以錄音輔助, 以錄影輔助, 提供學生彈性出席課程方式
作業繳交方式
延長作業繳交期限, 學生與授課老師協議改以其他形式呈現
考試形式
書面(口頭)報告取代考試
其他
由師生雙方議定
課程進度
週次
日期
單元主題
無資料